广州星欧: 水泥窑协同处置联盟在京成立
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产业联盟近日在京成立。该联盟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牵头与海螺(230.29元/吨,-0.27%)、金隅(278.75元/吨,0%)、华新(320元/吨,0%)、中材、拉法基(250元/吨,0%)等企业共同发起。
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吕桂新表示,近年来,通过国内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的努力攻关,水泥行业协同处置取得积极进展。工信部将扎扎实实地搞好试点,完善协同处置标准规范体系,推广协同处置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防止一哄而上。
水泥协同处置取得积极进展
“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产业联盟成立是水泥行业乃至整个建材行业一件大事。随着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的废弃物、城市污泥、生活垃圾的处理也成为一个重大难题,水泥窑具有高温煅烧和强碱性气氛等独特优势,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是废弃物处理的有效途径,也是水泥工业拓展行业绿色环保功能的主要手段之一。”
吕桂新表示,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协同处置示范工程列为重点工程。此前,国务院下发《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明确到2017年,协同处置生产线数量比重不低于10%的目标。近年来,通过国内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的努力攻关,水泥行业协同处置取得了积极进展。
水泥行业协同处置逐渐被认识。铜陵海螺、北京金隅、广州越堡、中材溧阳、武汉华新等项目陆续投入运行,特别是铜陵海螺协同处置装置,实现了近四年的稳定运行,不新增填埋用地,不产生二次污染,利于节能减排。去年全国政协召开的扩大会议还专门讨论了水泥窑协同处置问题。
试点示范快速推进。“十二五”初期,国内水泥行业协同处置示范线还只有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和沿江重点工程等几条线,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水泥协同处置技术路径基本打通,并形成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工艺技术方案。目前,全国投入试运转的有20多条生产线,正在改造的有50余条。
标准规范日益完善。工信部联合发改委等七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城市及产业废弃物工作的意见》,会同环保部等部门制定了《协同处置污染物控制标准》、《水泥窑工程改造规范》等文件,做好顶层设计,逐步完善政策标准规范,从源头上防止无序发展。
发展路径更加明细。当前,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弃物虽然前景看好,但还没有列为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推广协同处置必须理性面对,协助地方政府解决治理难题,通过发挥比较优势,争取地方政府统筹规划焚烧、填埋和协同处置。
推广水泥窑协同处置需理性
当前水泥行业协同处置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和填埋、焚烧发电等相比竞争环境不公平,缺乏针对性的税收、补贴政策,技术规范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等。吕桂新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扎扎实实地搞好试点,加强组织协调,充分利用现有水泥生产线搞好协同处置生活垃圾,依次召开协同处置经验交流会,总结宣传试点示范经验,有针对性的指导后续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
二是完善协同处置标准规范体系,对先前试点的协同处置生产线,围绕技术路径、环境和质量等方面开展风险评估,进一步完善协同处置、污染物控制标准,工程改造设计规范等。
三是推广协同处置,并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防止一哄而上,重复建设,扩大产能,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工信部将会同住建部、环保部等部门,通过合理布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周边现有水泥窑的协同处置能力,在不新增产能的情况下,支持规范的协同处置企业。
四是加大技术改造资金支持。近年来,工信部在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中,促进了协同处置技术的试点示范,随着标准规范的不断完善,为鼓励企业加快推广完善协同处置系统和关键设备国产化,建议各地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加大扶持和引导力度,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其补贴可参照焚烧发电、垃圾填埋企业的标准。
完善技术和财税扶持政策
近期,工信部、住建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试点工作的通知》,以试点推动化解水泥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实现水泥行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化发展。
国务院参事蒋明麟表示,近10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垃圾、城市污泥及危险废弃物的发生量逐步增多,对人类居住环境和健康的影响日益明显。我国水泥工业积极参与了对城乡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工作。
据统计,到2013年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产线已投产运行约30余条生产线,年处理废弃物246万吨。其中,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投运12条线,年消纳处理生活垃圾约180万吨;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投运9条线,年消纳处置污泥约54万吨;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投运13条线,年消纳处置危险废物约12万吨。这对于资源循环再利用、加强环境保护和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肇嘉表示,在人们传统印象中,水泥厂是“高污染、高耗能”企业。但水泥行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90%以上的水泥生产线均采用世界较先进水平的悬浮预热窑外分解工艺,能耗、排放等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同时,水泥企业也在积极谋求转型发展,希望通过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为生活垃圾的处置作贡献。“水泥厂要做‘城市的净化器’和‘政府的好帮手’。”王肇嘉说。
中国水泥协会高级顾问高长明认为,全国有2000多家水泥生产企业,但真正有实力做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基本上是排名前10位的企业。那些生产工艺落后、排放不达标的企业,也无暇顾及,更没有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能力。化解水泥产能过剩不是把优秀的企业关停了,而是要把落后的企业淘汰。
在中国工业报记者的采访中,更多的企业和专家建议,应完善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和财税扶持政策。目前,国家给予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建设、运营财政补贴,减免税赋的力度,与垃圾焚烧发电企业有所不同。专家建议,对技术成熟、效果突出的重点企业重点扶持,如在重点工程招标和采购中,优先选择处废单位产品等,提高企业参与城市环境卫生治理的积极性,实现企业和社会双赢。
更多水泥行业新闻请查看广州星欧平台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广州星欧平台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